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月白肖邦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周月白肖邦的小说拾光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达不溜熊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,像是要将过往的所有留白都填满。“就像你用文字照亮黑暗一样。”我低下头,感觉脸颊发烫。原来在我熬夜赶稿的时候,在我对着电脑发呆的时候,在我独自站在阳台的时候。有一个人,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思念。梧桐叶依旧在飘落,簌簌作响。像是在见证一个迟到多年的告白,用最温柔的方式,将那份写在奶茶杯上的心意,终于说出口。11夜色中,我们慢慢走到了小区门口。“要上去坐坐吗?”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开口问道。他笑着点点头。公寓里,我打开灯,暖黄色的光芒驱散了夜色的寒意。客厅里摆着我的工作台,电脑旁还放着前几天他送来的奶茶杯。“这里就是你每天写稿的地方?”“嗯,晚上很安静,适合写作。”我收拾着散落的资料,“而且...”“而且什么?”“能听到对面...
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,像是要将过往的所有留白都填满。
“就像你用文字照亮黑暗一样。”
我低下头,感觉脸颊发烫。
原来在我熬夜赶稿的时候,在我对着电脑发呆的时候,在我独自站在阳台的时候。
有一个人,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思念。
梧桐叶依旧在飘落,簌簌作响。
像是在见证一个迟到多年的告白,用最温柔的方式,
将那份写在奶茶杯上的心意,终于说出口。
11
夜色中,我们慢慢走到了小区门口。
“要上去坐坐吗?”
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开口问道。
他笑着点点头。
公寓里,我打开灯,暖黄色的光芒驱散了夜色的寒意。
客厅里摆着我的工作台,电脑旁还放着前几天他送来的奶茶杯。
“这里就是你每天写稿的地方?”
“嗯,晚上很安静,适合写作。”
我收拾着散落的资料,“而且...”
“而且什么?”
“能听到对面传来的钢琴声。”我看着他,“第一次听到时,还以为出现了幻觉。”
他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所以你早就知道是我?”
我摇摇头。
“只是觉得那琴声特别熟悉,像是回到了高中的琴房。”
他走到我的电脑前,屏幕上还停留着未完成的稿件。
“下周我要去苏北山区做调查。”我解释道,“那边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很严重。”
“多久?”
“大概一个月。”
他沉默了一会,突然说:“我跟你去。”
我惊讶地看着他:“可是店里...”
“店里有学生帮忙。”
他的声音很坚定,“而且我也想看看,你笔下的那些故事。”
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他低垂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,像是
,等这篇稿子写完,就能知道答案了。
12
一周后,我们如约启程前往苏北山区。
坐了六个小时的火车,又换乘了三个小时的大巴,终于到达了目的地。
“这里就是你常来采访的地方?”
下了车,周月白环顾四周。
群山环绕中,几间低矮的土房零散地分布在山坡上。
“嗯,这里的留守儿童特别多。”
我背着装满采访设备的包,带着他往山上走。
“大多数父母都在外打工,孩子们基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”
刚走到村口,就听到一阵清脆的琴声从学校方向传来。
“那是?”周月白停下脚步。
“是手风琴的声音。”我笑着解释。
“这里有个特别的音乐老师,每周都会来给孩子们上课。虽然条件简陋,但他坚持了快十年。”
走近教室,透过窗户,
我们看到一群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,认真地听着手风琴演奏。
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音乐的渴望。
周月白静静地看了许久,突然转身对我说:“我想教他们弹钢琴。”
“可是这里连钢琴都没有。”
“我可以先教他们基础的乐理知识。”
他的眼神坚定,“等回去后,我们可以发起募捐,为学校筹一台钢琴。”
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我突然明白,
这个男人不仅仅是回到我的生活,更是要和我一起,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些改变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在村里住了下来。
白天,我走访各个家庭,记录下留守儿童的故事;
而他则在学校,用自制的纸琴教孩子们认识音符。
晚上,我们常常坐在村口的大树下。
他会给我泡一杯奶茶,听我讲述今天采访的故事。
有时候,他也会哼唱一些维也纳的民谣,说那是他漂泊时的记忆。
直到有一天,一位华人观众在演出后找到我:
“你知道吗?有个记者写过一篇文章,说音乐是战争后最好的治愈。”
“那些文字,和你的琴声一样温柔。”
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,原来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爱与希望。
于是我决定回国,做了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:
开一家充满音乐的奶茶店,把那栋有钢琴房的老房子买下来。
说来也巧,许多旧友都在这座城市扎根。
某天午后,我正在练那首从未停止练习的夜曲,
班长突然打来电话,说有套房子我一定会喜欢。
后来才知道,是李婷告诉他林夏住在那个小区。
他特意帮我找了一套正对着她公寓的房子。
“你要相信我的专业眼光,”他神秘兮兮地说,
“采光好,位置佳,最适合你这个音乐人。”
当我站在房间里,望着对面的窗棂,
恍惚间又听见了那个下午,琴声里漏掉的音符。
直到某天清晨,我在阳台浇花,看到了她。
于是顺水推舟,我成了她的“专属奶茶外卖员”。
现在的日子很简单,却格外充实。
我在音乐教室教孩子们弹琴,调制她喜欢的各种茶饮,
记住了她赶稿时最需要的温度。
而她会在我演出时坐在最后一排,用文字记录下每个感动的瞬间。
每天清晨推开店门的时候,我总会想起那个夜晚。
原来,等待也是一种美好。
就像那首反复练习的夜曲,
需要适时的停顿与沉淀,才能奏出最动人的音符。
20 林夏的番外
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。
我拿着录音笔去音乐社采访,却在琴房外驻足。
透过斑驳的窗棂,我看见他微微低着
小票上的留言总是温暖又体贴:
“给为真相奔波的记者,来点甜的。”
“连续采访很累吧,记得休息。”
“夜深了,愿这杯奶茶能带来好梦。”
......
最令我惊讶的是,每次的口味都恰到好处。
而黑糖珍珠、焦糖布丁、椰果奶茶...都是我最喜欢的搭配。
就连糖度都调配得恰到好处,仿佛送奶茶的人早就了解我的喜好。
我试图找出规律,却发现这些奶茶来自不同的店家。
有的是连锁品牌,也有的是小众茶铺。
唯一的共同点是,
它们都保持着最适合的温度,仿佛专门计算好了从店铺到我手中的时间。
5
夜的风透过纱帘轻轻拂过,
我窝在沙发里,手中捧着一杯还在冒着热气的乌龙奶茶。
椰果滑过舌尖的触感,让这个疲惫的夜晚多了一丝慰藉。
习惯性地刷着朋友圈,手指机械地向上滑动。
突然,一条动态让我停下了动作。
“新的开始。”
发布者的名字是周月白。
那一刻,仿佛有什么在心底轻轻碰了一下。
手中的奶茶杯微微晃动,几滴温热的茶水溅在手背上。
周月白。
这三个字就像一把钥匙,轻轻打开了记忆里尘封已久的门。
高中时代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。
他总是独自一人,在放学后的琴房里弹琴。
有时是肖邦,有时是李斯特,
琴声从未间断,像是在诉说着什么。
记得有一次,我在琴房外站得太久。
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,
他突然停下演奏,转身递给我一瓶矿泉水。
“写稿累了?”
他的声音很轻,却让我清晰地记住了很多年。
那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说话。
忆中有些不同,少了些许离别的愁绪,多了一份温暖的笃定。
曲调里仿佛揉进了维也纳的雪,苏北的风,还有这七年来所有的思念。
我站在窗边,被阳光染成金色的尘埃在空气中飞舞,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高中的那个下午。
琴声渐渐停下,他转身向我走来。
“这些年,我演出过很多次这首曲子,”
他的声音很轻,“但每一次,都会想起你在琴房外写稿的样子。”
周月白深吸一口气,缓缓地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巧的天鹅绒盒子。
他单膝跪下,声音有些颤抖:“那时我就在想,如果有一天,我能在舞台上弹一首属于我们的曲子。”
“写进去的一定是,夏夜的雨声,山间的清风,还有你笔下的每一个故事。”
盒子轻轻打开,里面是一枚镶着蓝宝石的戒指,那抹蓝色像极了高中操场上方的晴空。
“所以余生的旋律,愿意让我们一起谱写吗?”
远处隐约传来钢琴声,过往的等待、思念,都在这个瞬间有了最好的答案。
我看着他眼中的坚定与期待,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来。
“我愿意。”
17
婚礼选在了深秋,天空像被洗过一般透亮。
我们没有选择传统的婚礼场地,而是在那栋老房子里举办了一场别致的音乐沙龙。
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沉淀着岁月的温度,
就像我们的故事一样,经过时光的发酵,愈加醇香。
婚礼只邀请了最亲近的人。
李婷站在梳妆镜前,替我整理头纱的手有些发抖。
“你知道吗?”她的声音带着些许哽咽,
“高中的时候,我就在想,如果你们能在一起该有多好。”
“周月白弹琴的时候,他的眼神从来都是看着新闻社的方向。那时候我就觉得,这个男生一定会带给你最美好的故事。”
在庭院里,来自山区的孩子们穿